舆论引导
【中评社】季烨:“九二共识”是两岸共识 内涵不可混淆
时间:2023-06-11 浏览次数:191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6月10日电(记者 卢哲)由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论坛”日前在香港举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在论坛演讲中谈到“‘汪辜会谈’的序曲与‘九二共识’的达成”及“‘汪辜会谈’的历史启示”时表示,“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石的重要地位;展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沟通化解分歧、以协商促进合作的政治智慧。

季烨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的重要地位。季烨指出,首先,“汪辜会谈”的核心是一个中国,精髓是求同存异。

第二,“九二共识” 名称与内涵不可混淆。季烨表示,“九二共识”的提法2000年后才提出,但并不表示1992年两岸没有达成共识。他说,“九二共识”是香港会谈就一个中国及其内涵进行商谈所达成见解的概括。香港会谈后,台湾媒体也普遍认为双方达成了共识。没有这个共识,“汪辜会谈”难以成行。

第三,“九二共识”是两岸共识而非两党共识。季烨表示,香港会谈绝非“国共会谈”而是两岸受权民间团体之间进行的会谈。台湾海基会的表述并非国民党的意见,而是根据“国统会”关于“一个中国涵义”要点进行的归纳。不是大陆方面强加给台湾,而是台湾方面主动提出而被大陆逐渐接受的。季烨强调,政党轮替不应当成为民进党人企图推翻历史事实和政治承诺的借口。

第四,两会往来函件证明了共识的存在。季烨表示,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会谈期间临时提出第三方案,海协会代表认为已与我会谈目标基本吻合,但囿于权限无法当场确认,返京进一步请示。随后,海协会认为第8案具有可行性,通过电话、新闻稿、函电等多种方式确认了双方的正式态度和表述要点。季烨强调,“九二共识”并非单一的文件,而是通过两会往来的一系列函件而确立。

第五,“九二共识”不等同于“一国两制”。季烨指出,蔡英文声称,大陆方面所定义的“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但实际上,“九二共识”是国家完全统一之前两岸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一国两制”则是国家完全统一之后的制度安排,二者的适用阶段和内涵存在明显差异。将二者划等号是为了攫取选举利益,也是将“九二共识”污名化。

第六,既有替代版本回避核心问题。季烨表示,否认“九二共识”根本原因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独”分裂主张相背。民进党也意识到两岸政策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罩门,党内人士也提出了各种替代版本,如“台湾共识”“宪法共识”等。这些提法都刻意回避或模糊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无法真正替代“九二共识”,也难以为民进党找到出路。

季烨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制度性协商谈判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国共两党交流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也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组成部分。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台湾同胞利益就会受损。

原文转载自中评社

(编辑:杨延钧;复核:杨畅;责编:杨昆福;编审:季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