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周光辉教授应邀来我院做“整合改进:‘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主题讲座
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882

1211日晚19:10,吉林大学周光辉教授在院507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整合改进:‘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一个理解中国道路的概念框架”主题座谈。本次讲座由我院政治所所长陈先才教授主持,政治所王贞威助理教授、文献信息中心叶宏明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建助理教授及我院硕博生到场聆听。

讲座中,周光辉教授从“改革悖论”谈起,即改革的发动者往往会成为被改革的对象,他指出中国的发展经验超越了这一改革悖论,实现了发展奇迹与稳定奇迹。随后,周光辉教授提到,中国快速崛起超出国内国际预期的既定事实促进了他的研究转向。周教授指出,“中国道路”需要学术阐释,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他分析了从特定角度解释“中国道路”的三种思路:一元普遍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多元——普遍主义现代性。一方面,多元现代性有助于我们走出“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定式;另一方面,又要防止陷入“中国中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困境。无论把中国道路归结为对西方的“移植”、“验证”还是归结为“特殊”、“例外”,都会低估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因此,我们要从中国发现普遍性,向世界提供描述、阐释和分析具有后发国家特征的国家建构道路与发展经验的普遍化知识,以适应中国学术自主的时代需要,这也是中国政治学的使命。

接着,周光辉教授谈论了如何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强调要重视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与进入中国情境。他指出中国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不是一种按照既定概念的演化过程。周教授认为研究政治学必须要有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视野,要理解概念的背后是文明土壤。最后,周光辉教授讲解了世界史上现代国家构建的三种类型,指出了欧洲与中国在国家化路径上的不同。他提出中国道路的研究应该遵循“情境、历史、结构、过程、机制、价值、概念、理论”这样循序渐进的研究路径。面对发展难题与世界变革,中国需要国家一体化的整合与治理现代化的改进,通过改革推进政府治理转型。

在互动环节,周光辉教授就师生们提出的“如何处理权威性和协商性二者间的关系”、“如何用和平的方式融入国际体系”等学术性问题做出了解答。他指出权威性与协商性要在动态逻辑中去考虑,在变化中不断调整。

讲座最后,陈先才所长代表在场师生对周光辉教授致以了衷心感谢。他表示,周教授作为国内政治学执牛耳者,其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思考“中国道路”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角。

(文:肖子乐、高稀塽 图:肖子乐 责任编辑:张玉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