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设
【华广网】陈先才: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两岸关系的新纲领
时间:2019-01-10 浏览次数:567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这是自1979年以来,大陆方面对台政策一次最明确、最全面、最系统的阐述,在坚持大陆对台政策长期一贯性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新意和论述,必然会成为引领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新时代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新纲领。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大陆方面已把统一摆上了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总根子,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这表明大陆不希望台湾问题长期拖延下去,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政治基础、实现路径、制度安排、统一前景等都有详尽规划与论述,可以说为两岸未来和平统一制定了详实的路线图。这些都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已把统一问题摆到台面上来了,列入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中。这对于未来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纲领指导性作用。

第二,丰富和完善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强调要探索“两制”的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他表示,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他强调,两岸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行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流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并发出郑重倡议,愿意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些内容在过去的对台论述中并未出现,可以说是为如何实现和平统一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大大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消除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进行不实抹黑和歪曲宣传,使台湾社会不少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很大的误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针对“一国两制”在台湾社会被污名化的状况,大陆方面并不回避,而是直接面对,并释疑解难,努力化解台湾同胞的顾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这些其实都是从化解台湾同胞对统一后切身利益的顾虑和担忧之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和平统一之后,台湾将永保太平,民众将安居乐业。有强大祖国做依靠,台湾同胞的民生福祉会更好,发展空间会更大,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更加安全, 更有尊严。这些话语非常朴实,富有感召力,也是想直接诉诸台湾民众,让台湾民众感知到和平统一的好处,破解“台独”势力的不实宣传。

第四,注重民族情感推进两岸统一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要实现同胞的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的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不但平实,而且很有同理心。他强调,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是民族大义。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民族复兴而终结。强调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习近平总书记是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创伤、台湾前途与国家统一、台胞福祉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之角度,可以说站位高、能感召、有深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必然会在广大的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提出两岸“大四通”“小四通”的阶段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两岸“大四通”和“小四通”的目标。他表示,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等两岸“大四通”,表示可以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实现“小四通”,并强调要推进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既体现了与时俱进,又非常接地气,这对于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chbcnet.com/zjps/content/2019-01/03/content_1352574.htm

(责任编辑:周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