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
促两岸交流合作 学者指31条是“定心丸”和“强心剂”
时间:2018-03-01 浏览次数:738

中新社北京228日电 (记者 路梅 杨程晨)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共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28日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指出,出台这些措施,无论对于已在大陆就业生活的台湾同胞,还是对尚在观望者来说,都无疑是一剂“定心丸”和“强心剂”。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李鹏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到“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是对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这次发布的措施,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不仅反映出大陆“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负责任态度,更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福祉真心实意的关心,与台湾当局漠视台湾同胞权益,将两岸交流“政治化”,为两岸往来设置种种障碍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31条措施不是无的放矢,是大陆经过反复调研,深入了解台湾同胞的现实需求和切身需要后,多个部门进行广泛协调后出台的,其难度之大、工作量之巨,可以说前所未有。”李鹏说,仔细了解这些措施,可以发现,每一项措施对台湾同胞都有现实意义并带来潜在的希望,只要愿意参与两岸交流,就能够从中受惠。现实意义是台湾同胞可以更放心地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潜在的希望则表现在可以让台湾同胞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李鹏指出,“同等待遇”的提出,主要是伴随着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能够为台湾同胞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大陆过去的很多规章制度是针对大陆同胞而设计的,有些难以适用于台湾同胞,导致部分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遇到的种种不便。之所以要给台湾同胞“同等待遇”,说到底就是因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

  他认为,无论是台湾同胞参与大陆的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都反映出大陆已经将台湾同胞视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是大陆自身现代化建设力量的有益补充,也可以让台湾同胞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全面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伟大,从而产生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民族自豪感。

  李鹏说,两岸同胞的交流说到底要“以心相交”,文化和教育的交流是深度交流,是心灵的沟通。民进党当局现在搞“文化台独”,阻碍两岸文化交流,企图隔断两岸的历史联系和文化联结,新的措施中关于促进文化和交流的部分非常有针对性;对于长期从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台湾同胞来说,他们更有底气、更有能力、更有条件、更有办法来持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从而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Top